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期末總評

(一)經過這學期,你如何看待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
我認為華人社會與文化是很多外國人都想了解的特殊文化之一,因為經由老師以及同學的報告中,真得更進一步了解華人文化的特別之處,我認為這跟其他的文化是不同的。

()在教學方法、閱讀資料、課程安排及教學評量,這四方面,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什麼?
教學方法:採用漸進式教學,從課前閱讀資料開始,並在課堂上慢慢切入重點,先思考自己的觀念並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並討論之,討論結束之後,再由老師說明自己的觀點,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閱讀資料:老師給的資料幾乎都是書籍資料,昨天也在課堂上說了,書面資料比網路資料的正確性還高;相反地,同學們的報告包含我跟鳳恩的,都是傾向於網路資料為主,所以我想以後如還需要搜尋資料,會以書面資料為主。
課程安排:經過這學期後,我認為要挑選學生會有興趣討論或思考的主題為主,不然會上得很沒勁。
教學評量:我認為使用google部落格當作評量的方式是很不錯的,不但可以回想在課程中所討論的觀點也可當作一個課程紀錄。

()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及生活中,你會如何應用這門課所學?
我很喜歡老師的上課流程,在第二點也有說明了,可以慢慢切入重點,所以如果我以後有諸如此類的教學課時,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是很好的範例。

()自評滿分10分,這學期你會給自己幾分?請針對這學期的表現(課堂+報告+線上寫作)自我評量【理由】後,再自評分數。
我認為我自己都有出席這點表現得還不錯;報告的部分則是可以再更好,也因為報告當天設備出問題,所以沒辦法以有趣的方式上課,我覺得很可惜;但是老實說,我對於線上寫作的部分沒有很用心,有2.3次遲交的紀錄,常常忘記要上傳心得;接下來是上課投入程度,我認為我的投入程度還不錯,都有與其他同學參與討論。

總評:7.5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1223課後省思

(一)整理本周主題之重點各國的婚禮傳統形式、介紹台灣傳統禮儀&習俗
(二)補充資料:因為我對渡蜜月的意義有點不懂,所以選擇補充跟渡蜜月有關的資料

每個女孩或許都曾幻想過有一天穿上美到不想脫下來的婚紗,經歷一場夢幻的婚禮,然後與心愛的另一半來場甜甜蜜蜜的蜜月之旅。女人迷特約作家涂豐恩在與同事聊天的過程中,突然好奇起蜜月旅行的由來,經過追溯,他發現蜜月旅行起初是種朝聖之旅?對每個人來說蜜月的意義可能都不太一樣,但大致給了新婚夫妻從婚前繁複而惱人的交際應酬中解放開來的機會,旅行的愉悅也因有彼此陪伴而加倍!
幾年之前我還在工作的時候,有次午餐時間,同事們提到了蜜月的話題。當時有位同事正在籌辦婚禮,很自然就被問起蜜月的計畫。午餐桌上,大家熱烈地交換著理想的旅行地點,大多是某個美麗的歐洲城市,度假勝地,凡此種種。(推薦閱讀蜜月就要無比浪漫,五大蜜月勝地
聽著聽著,我隨口問了一句:「為什麼蜜月旅行一定要出國呢?」
辦公室內突然陷入了沈默。女同事們轉過頭來,用一種「這傢伙是怎麼回事?」「最好還是不要嫁給他的好。」,這樣的眼神看著我。
沒有人回答我。
話題隨即又被其他人接上,像是什麼都沒發生。
意識到自己問了不識相的問題,我有點尷尬,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但也有點慶幸,沒有講出心中另一個似乎更不識相的疑惑:
「到底,為什麼要渡蜜月?」
真要說的話,蜜月(honeymoon)一詞本來跟旅行沒有必然的關連。它指的不過是新婚之始,那一段(理論上)充滿熱情,無比美妙的時光。
一直到十九世紀,蜜月旅行才在英美兩地流行了起來。起初只是中上階層的喜好,漸漸地風氣又往下延伸,同時傳播到歐洲大陸。到了十九世紀末,蜜月旅行彷彿已經是理所當然的儀式。當時有作家認為,蜜月旅行的目的,乃是為了要讓新婚夫妻從婚前繁複而惱人的交際應酬中解放開來,獲得全然的愉悅,和心靈的重生。
但這不意味著蜜月旅行就是什麼也不做地倒在陌生的旅館中呼呼大睡。正好相反,對十九世紀的美國人而言,蜜月是一趟充滿意義的旅程,甚至是宗教性的意義:
蜜月旅行是場朝聖之旅。
當時最熱門的蜜月地點,是尼加拉大瀑布。不少人會從紐約出發,沿著哈德遜河,一路北上,途經各種景點。風景名勝自然不能錯過,美國歷史相關的場所,如獨立戰爭的發生地,也是旅程的一部分。當然還有各地的教堂。
但同樣流行的,是去拜訪各種新興的機構:醫院、監獄、收容所。這些不少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場所,對十九世紀的美國人而言,不僅新鮮,而且充滿教化意義。有位先生在參觀過一所監獄後,對於獄所的設計印象深刻;另一位太太則說: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獲益良多。
尼加拉大瀑布同樣給予人啟發,關於婚姻與生命的。他們說,大瀑布令人震懾的景象,湍急的激流,讓人謙卑,讓人理解生命的危險,也讓人記得克制慾望與情感。一位太太在日記裡寫著:「我先生和我都喜歡觀賞瀑布(Falls)。希望我們都不會墮入罪惡中(falling into sin。)
對於新婚夫妻而言,蜜月旅行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兩人從此有共同的美感經驗。有位造訪尼加拉大瀑布的先生──一位歷史學者──就強調,
「旅行的愉悅,因為有人陪伴而提高。比如一位妻子,正準備要參與你所有的生命見聞,就可以在情感上分擔憂愁,或是讓快樂加倍。」
旅行讓夫妻了解彼此,也應該提昇彼此。有人就建議新婚夫妻隨身攜帶筆記本,把對方的行為記錄下來,每晚睡前互相反省檢討。
這麼一說,十九世紀的蜜月旅行似乎嚴肅又無聊。但也不完全如此。隨著蜜月旅行日益風行,旅館業者也想從中分一杯羹,許多大飯店因此推出了蜜月套房。這些飯店大多集中在紐約的百老匯街上,標榜華麗的內裝,高檔的設計。當然,收費也很高檔,有時是一般套房的好幾倍。
這就要讓道德保守份子緊張了。對他們而言,新婚夫妻應該要從蜜月旅行中學習節制,因為這是婚姻,乃至人生的道德準則。而不是飯店業者提倡的享樂、放縱。
蜜月套房如此誘人,讓他們不安。他們說,這將使年輕夫妻對婚姻有著錯誤的期望,並把把注意力(錯誤地)集中在肉欲之上。這違反常識,又缺乏品味,一份女性雜誌如此宣稱。
此外,當時百老匯街上的飯店,大多是提供給男性商務人士。蜜月套房的出現,一下子改變了商業區與住宅區的界線,模糊了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分別。這同樣要引人側目。
因此人們開始提倡另一種新的蜜月型態──到郊外去,遠離大城市,親近大自然。這樣的蜜月旅行也許不如大飯店套房中安適,但反而能讓人體會婚姻之路崎嶇的本質。
不過最後誰也沒改變誰。大都市裡的蜜月套房還繼續存在,想要體驗大自然的人,也能從其所願。蜜月變得更多元,新婚夫妻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就像是我的同事們,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還有預算),選擇蜜月旅行的目的地。
話說回來,我雖然不識相地想問我的同事們為什麼需要蜜月旅行,卻絕對不是覺得它毫無必要。那只是純然的好奇而已。相反地,我心中可是有著好幾個理想的候選地點。只是,不過,在那之前,好像得先找到適合的旅伴才行啊。
(三)對於該堂課後的想法與個人省思/建議:
       我覺得閱讀資料給的台灣傳統婚禮的習俗很多都沒聽過,只有聽過配八字交杯酒挑頭蓋結髮,或是在一些台灣傳統電視劇看過,此外,我覺得應該是要當自己的親姊妹兄弟結婚才會參與到其他沒聽過過程。
       我對婚禮真的沒有憧憬,雖然看過很多影片的婚禮都辦得很盛大很美很夢幻,但是就是對自己未來的婚禮沒感覺,目前我只想要去公證結婚就好,跟家人好友一起吃飯就很滿意了。
            在上課途中,有談到台灣與美國的婚禮費用是由誰負擔,資料上寫台灣的都是由男方負擔,但現在好像已經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我看過一些部落客的辦婚禮心得,發現會特別分男方負責什某某部分的費用,女方則負責其他部分的費用,真的有一些傳統隨著世代的改變,傳統也逐漸改變了。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1216課後省思

(一)整理本周主題之重點:大學的意義&在大學這個階段裡會遇到的事情
(二)補充資料:by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5318

一、讀書不是拿文憑而已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發財,
而是成為一個 有溫度 懂情趣 會思考的人

二、大學是讓你思考人生方向

大學將賦予你足夠的時間和實踐,
去認真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將重新樹立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三、讀大學 釋放自己的能力

讓你有機會釋放自己的能力,用實踐去檢驗你大膽,新奇甚至瘋狂的猜想。

四、讀大學能 決定自己精彩的人生

知道做個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並非好事,
有人反對,有人支持,然後自己做出決定才是精彩的人生。

五、大學開始...學會拒絕的開始

能集中解決很多困惑,從而形成自己的原則,開始學會拒絕。

六、大學開始...分辨哪些人是善是惡

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
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交往。

七、大學是讓自己靠近優秀的人

明白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人,你開始有靠近的動力。

八、大學不是決定你的未來

懂得再好的大學也有渣子,再爛的大學也能出人才。
不是大學決定你未來,
而是在什麼樣的大學,什麼樣的環境,你都知道你要成為哪種人。

九、大學是知道什麼是公平

面對不公平的東西,開始明白抱怨無用,
努力奮鬥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公平才是真的。
(三)對於該堂課後的想法與個人省思/建議:我覺得這九句話有些我認同有些覺得還好,像是第九點,我認為並不是上大學後才懂什麼是公平,其實公平與否在從小到大的教育裡都有學到;其實上大學後,反而發覺自己對語言的熱情漸漸變少了,好像有一種感覺是高中衝太快,所以大學後漸漸沒力了,最近滿為這個問題煩惱的,但有時熱情又會回來一點點,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1209課後省思

(一)整理本周主題之重點各國間的送禮文化與禁忌,並且有詳細說明為何不能送的原因。
(二)補充資料
   中國人有句俗語叫做「禮多人不怪」,台灣當然也有這種禮多大家都不會見怪的習俗,不過這種走到哪都想送禮一下的習慣,到日本時就要改一下,「送禮」在日本或許可以幫你拓展人際關係,也有可能毀掉你的人際關係。
   從某個角度來說,「禮多人不怪」其實在全世界都通用,沒事就收到禮物,若又是值錢一點的,誰應該都會很開心,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日本人真的是相當龜毛的民族,當日本人「非親非故」就收到禮物,儘管會很開心,但又會想太多,想來想去的結果就是他又會自己去揣摩你的禮物價格大概多少,隔沒多久就可能回送你一個包裝漂亮的日本小禮物,乍看之下,還真是禮尚往來的最佳示範,值得讚賞。
但是,解開那一堆虛假的外表下,日本人真的很開心嗎?
收到了一個不一定會開心的禮物(大家都是各有所好),結果還要花錢去回送一個禮物,你會很開心嗎?老實說,我不會多開心,我猜他們也不會多開心。
   那麼,日本人難道就都不送禮嗎?
日本的文化有一部份也是承接中國文化,中國人愛送禮,日本人當然也愛送禮,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禮品、土產店遍佈在日本各地。

   其實在日本送禮是一門大學問。這門學問大到還有專人出書教你怎麼送禮,你可能會覺得好笑,這種「常識」的東西都可以出書,日本人會不會太笨了點。或許真的很好笑,但是我若有需要,我也會想好好看看這些書怎麼教送禮的,主要原因也是日本人實在太龜毛,如果是商業活動的送禮,又是送給老狐狸的話,對方光從送禮就可以看出你這個人懂不懂規矩、懂不懂禮節,進而評價你這個人,雖然台灣也會這樣,但是日本人的龜毛和注重細節,不得不讓人更小心行事。
   要在日本生存的最大原則就是「平凡」,想利用送禮來加深人際關係之前,我建議還是先求不失禮和不造成人家的麻煩為上,也就是所謂的平凡無奇的送禮來建立一開始的關係,等到真的比較瞭解對方個性後,再尋其所好送禮。

     日本人送禮還有一個大原則,那就是要「禮尚往來」。
光「禮尚往來」這四個字,有時也會讓我覺得日本人其實也是個很小心眼的民族,你以為日本人收禮或送禮都像我們那樣隨隨便便收了或送了就算了,那就真的太小看日本人了,日本人會記住收到什麼禮和送出什麼禮(認真一點的,做成筆記本的都有),當收到別人的禮物後,下次就會趁出去玩或編些理由,買看起來差不多價位的東西回送,至於送出了什麼禮,當然也會有點期待對方若出去玩,會不會帶點小禮物回送。

   這種民族性會延伸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試想若你送個三、五千的大禮給好友,對方下次居然回送個粗糙的一千元小禮,你會不會有種度爛的感覺?試想若你從好友那收到個三、五千的大禮,下次出去玩要帶土產,還要考慮帶個不失情面的好禮物回送才行,自己平常都沒吃那麼好了,可是卻要買下來送給朋友,那會不會度爛呢?從上面的邏輯來看,非親非故收到禮物的情況來說,台灣人可能會笑呵呵收下禮物,然後覺得對方真是懂「規矩」,換成日本人的無法理解邏輯,就會開始想這個禮物收得良心不安,畢竟大家非親非故,但是退回禮物又是種大不敬的行為,這件事讓人整夜輾轉難眠,隔天趕快跑去百貨公司買個禮物回送給對方,求得心安。
   那這個送禮是建立了人際關係?還是造成別人的麻煩呢?
台灣父母喜歡送小孩租屋的管理員禮物(我家的雙親也是如此....),希望管理員多多照料小孩,台灣的小孩也把這種方式帶到日本,剛到貴寶地就先給管理員一盒鳳梨酥,結果沒多久在房門口就看到管理員去買了個禮盒回送,本來想拉近一點距離,沒想到對方沒多久就把距離推回原位,還很不好意思讓對方破費,禮還是不要亂送的好,這種情況的話,禮越大就越造成對方困擾。
   基本上,看到這裡以後,我想很多台灣的朋友應該也會認同送禮真的是門大學問,小弟的雙親因為從商,以致個人對商業送禮文化的禮節也算小有瞭解,但要像日本人這麼龜毛的,還真的是相當少見。

說到這裡,為怕給各位一種送禮既然吃力不討好,那乾脆不要送的錯誤觀感,特地補充一下,其實禮多人不怪是絕對的真理,但是千萬不要白目亂送,也不能以為收了禮就沒事了(要回禮阿!),很平順的禮尚往來,幾次以後,雙方的情誼的確會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至於要怎麼送得不失禮又得體且成功,我都說過了,有人光講這個就可以出書了,既然如此,豈是我這半調子隨便虎爛個三言兩語可以說清....
(三)對於該堂課後的想法與個人省思/建議:
       我覺得送禮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因為要考慮到各個層面,像是對方是你的誰、禮物的價格與價值等等,但事實上,我已經好幾年沒有送過禮物給別人了,因為我是完全沒在過節的,連生日也不過,只有過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新年,所以我也不會去記家人朋友同學的各個節日,朋友們也了解我這點;因此,這時候就要談到課前閱讀以及以上補充資料的禮尚往來了,我不送,當然身邊的好友們也不會送,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少了送禮這件麻煩事。但是以後到了職場以後,或許就要開始久違的送禮文化了吧!?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1202華人社會與文化

一、準備的過程:在一開始的準備過程中,主題原本不是探討西方與華人的飲食文化有何不同,原本是有找幾個國家來對比,但後來發現,如果要以這樣的方式去發表,怕會限制同學的思考,後來才改成大範圍的標題。其餘的準備過程倒是滿順利的,包含找資料、跟鳳恩討論跟製作PPT。

二、討論的心得:我跟鳳恩幾乎都是透過臉書討論的,因為她上班關係時間不太好喬,但利用臉書討論的過程中也滿迅速的,因為時間少,所以都是討論重點,總而言之,滿順利的。

三、報告設計的想法:我跟鳳恩的想法是想讓同學了解飲食文化上有哪些不同,包含餐桌禮儀或習俗等等,然後讓同學回想自己的或是家人的飲食習慣是否跟與同學討論的結果相同,或是有哪些不同,並互相分享。

四、課堂報告及活動後的省思:小組討論的轉折做得不夠好,會讓各位覺得有點突兀,或是覺得怎麼突然從PPT跳到討論,這點可以做得更好。很可惜的是PPT不能順利播放,所以各位會預先知道我們的報告內容,如果可以順利播放的話,我相信會更有趣的!還有給同學的閱讀資料字體過小,閱讀起來會不方便。再來是分組應該要分成3組或4組才剛剛好,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其他人都在討論,就索性安安靜靜地度過討論時間。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請假

為何請假比戶外教學重要呢?
因為在我心中,家庭絕對是擺第一位的,媽媽因為我太久沒回家氣得掛我電話,但其實也才3個禮拜而已;所以我也就沒有待在高雄的心情,免得媽媽更火大,我只好簡單收拾一下,馬上訂車票衝回家!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1125課後省思

(一)整理本周主題之重點春節習俗、為何年味漸失、其他華人國家的新年是如何慶祝的
(二)補充資料http://big5.huaxia.com/zk/tx/00168817.html
新加坡華人怎樣過春節
   新年剛一過,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撤走了聖誕裝飾,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挂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華人傳統的聚居地--牛車水也已披上節日盛裝,商業中心裏的年貨擺得滿滿的,購買年貨的人們絡繹不絕。商場裏還播放著傳統的過新年的歌曲,好不熱鬧。
    迎春花市最受歡迎。梅竹菊蘭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貴竹都是人們的喜歡購買,希望它們能給自己帶來福氣、運氣,節節高升。記者所住的公寓樓下的大廳裏,也擺放了一盆梅花(假的),讓人在32度的高溫下也感到了"春"的氣息,看到來年的一片燦爛的前景。新加坡還將在12日發行一套兩枚蛇年郵票。
    新加坡歡慶春節的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一年一度在美麗的濱海灣舉行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歷來是華人新年的重頭戲。儘管"春到河畔迎新年2001"活動將於本月19日至28日舉行,但場地佈置、夜市和燈飾會保留到元宵節為止。
    蛇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的籌備活動從去年12月初就開始準備了。
    迎賓的主題拱門早已設計完畢,正在施工。拱門最高處為4。5米。為了能突出蛇年的主題,籌委會單是為蛇的造型設計就傷透了腦筋。蛇太小了象蟲子,大逼真了又恐怕嚇著孩子,最後選擇了面善的卡通蛇。
    表演節目上的舞臺頗具匠心。它是一艘大約25米長的複製大船,背景圖畫是昔日的新加坡河畔,這讓人不由地想到新加坡的開埠歷史。
    活動場地還有兩處亮點,一處是半個籃球場大的巨型"蛇棋"遊戲圖,另一處是長約30多米的圍墻,上面畫著淒美的《白蛇傳》的故事。
    今年"春到河畔迎新年"的主題是闔家喜迎新春,要讓男女老幼、各族國人都玩得盡興,笑得開心,吃得滿意。
    宏揚中華傳統文化一直是"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的主旨。今年的焦點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貴州省的風采。來自貴州省的專業表演團體將呈獻苗族、布依族等9個少數民族的歌舞。貴州廚師製作還要當場製作特色小吃,貴州和雲南省的工藝美術家還會當場示範怎樣製作精美的工藝美術品。新加坡人對此早已翹首以待。
    除了貴州專題外,還有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的演員表演的節目,有"12生肖鬥歌競藝"活動,有可供初學者和玩家大顯身手的攀岩墻,還有滑板表演,街頭足球賽,遊樂場和猜燈謎活動。另外,除夕夜12時將燃放煙花。
    新加坡人與馬來西亞人過春節差不多。由於新加坡的面積小,不存在提前買車票回家的問題。無論多麼遠的路途,一個小時準到家,誤不了與父母團聚。另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商店在春節的初一初二都要關閉。這一點與耶誕節不同。
    新加坡的華人過新年象中國人一樣,這不,新年剛過,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買新衣服,特別是買各種紅色的衣服,圖個吉利。春節前清掃房子,幹幹靜靜過個年。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很多人家都吃火鍋。由於新加坡禁止燃放鞭炮(違者罰款1萬新元,1新元等於4。8元人民幣),人們只得用替代品,當然覺得不過癮。大年初一到親戚朋友家拜年。拜年時不用提著大兜小兜,只要帶著兩個桔子,進門捧向主人即可,象徵大吉大利。主人在客人告辭時,也要奉還兩隻桔子。每家還特意做好或買來過年才吃的蛋卷及餅乾,以及花生瓜子等。此外,大人們還要準備好紅包,給自己家的孩子和其他人家的孩子們壓歲錢。與國內一樣,孩子們早就盼望春節快快來到了。另外,人們大年初一外出拜年,初二就呆在家裏了,一般人家要請由學生們組成的舞獅隊來到家中表演,鑼鼓一響,獅子一舞,就會驅走晦氣,迎來吉祥。
    新加坡春節放兩天假,加上週末,有四天時間,因此很多人都打算到國外去旅遊。
馬來西亞華人怎樣過春節
    馬來西亞新年一過,歡慶春節的氣氛就日漸濃厚。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華人聚居區或中國城紛紛挂起大紅的燈籠,貼起春聯,商場裏擺滿了年貨。全國各地的遊子歸心似箭,早早就到長途汽車站預定回家的車票,很多長途汽車站的車票已經告qing.汽車公司表示,將會增開車量和車次,保證遊子按時回家團聚。臨近春節,飛機和火車上也都爆滿,國內外的遊子們都在早做打算。
    現在首都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每年挂上2-3萬隻燈籠,烘托節日氣氣氛,另外還可以招攬外國遊客,招財進寶。現在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又挂上了2-3萬盞大紅的燈籠,特別是到了晚上,萬盞齊明,頗為壯觀。吉隆坡的中國城張燈結綵,人流如潮,喜氣洋洋的人們在購買年貨。
    在魯谷地區,商店裏挂滿了各種各樣的春節裝飾品。有大紅燈籠、春聯、金光閃閃的穗子,童男童女拜年圖、"恭喜發財"橫幅等。人們都忍不住,掏錢買下很多,圖個大吉大利。魯谷地區以福建人聚多,他們對黃梨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深信不疑。因為黃梨的福建話發音類似"旺來",所以,每家的神臺上絕不能少了此物,這是風俗習慣,一代一代就這麼傳來下了。現在,擺放在商店裏的塑膠製成的黃梨,色澤鮮艷,經久耐用,人們願意多買幾個,圖個喜上加喜。
    在怡保地區,華人們早已盼望的臘梅前兩天終於面市了。人們紛紛端著臘梅回到家中。臘梅,在華人眼中象徵著吉祥,代表著如意,所以,每逢春節,華人家裏都擺放梅花。由於馬來西亞地處熱帶,所以這些臘梅都是從中國的台灣進口的。各花店的老闆們都表示,有充足的貨源,不要擔心買不到貨,看來他們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太平地區,華人社團將舉行"千燈萬耀歡樂太平"的迎春盛會。1月14日將舉行亮燈儀式,屆時人們將載歌載舞,將在主要街道挂起3800盞紅燈籠,為太平的迎春夜景增添絢爛亮麗的色彩。
在太平還要在14日舉行全國迎新春書法比賽,凡是對書法感興趣者,不分種族、國籍、性別及年齡均可報名參加。主辦者表示,這項活動是為慶祝春回大地,宗旨是發揚傳統風俗文化,增加過節氣氛,提高書法水準。在元宵節的今晚,將舉行燈謎活動,並有特技表演。
    古城以及旅遊城市馬六甲9年以來,每年都要佈置街道,挂起大紅的燈籠和年畫,使整個城市充滿歡慶佳節的氣氛。同時也能給外國旅遊者一個驚喜,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今年大紅的燈籠早已高高挂起。馬六甲的華人社團為弘揚傳統美德,今年將舉行"孝親敬老"活動,此外,還有情歌對唱比賽。
    馬來西亞華人比較傳統,對自己的各種節日都很重視,春節就更不用說了,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信神的人家在大年初一要吃素。而且,大年初一,人們一般呆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同胞的拜年,初二以後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初三初四以後才開始有各種戲曲表演。首都吉隆坡還要舉行團拜活動。有意思的是,馬來西亞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但他們也過春節。為此,教堂大年初一也開放,供這些教徒做彌撒,教堂還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是,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借此希望未來找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我對於馬來西亞的過新年方式比較感興趣,尤其是掛紅燈籠,光是想像就覺得很壯觀。其中很多習俗也跟台灣的習俗相近,像是初一不能掃地等等。另外我覺得女生要像男生拋柑子這個習俗很有趣,有可能藉此機會找到另一半!看完禮拜三同學的報告,忽然覺得其他華人國家的春節似乎也很特別,希望明年的春節能讓我有小時候過春節的感覺......
(三)對於該堂課後的想法與個人省思/建議:
上這兩節跟春節有關係的教材,心情實在是很複雜又感慨阿!想到很多小時候春節的時候,心情都會很興奮很期待,像是小時候初一時,大約5點多6點就會跟姊妹走路去外婆家,等待著親戚的到來,他們一來小孩子們就要說一些恭喜的話,然後領紅包!!!!!!過年最期待的事情;還會吃外婆跟奶奶自己做的好吃年糕,甜甜的,還可以拿來煎,就會變得外脆內軟的年糕;現在則是早早就睡了,睡到8.9點起床,跟爸媽說新年快樂,然後看電視......就這樣過完一天,實在是很沒有過年的感覺呀!或許是因為同輩的哥姊弟妹長大了,相處的時間見面的時間就這樣慢慢地少了,每到過年總是會特別想念久久未見的親戚們。